铜川篮氯科技有限公司

那個時代的精神從未落幕---Martin Margiela

發(fā)布: 2022-12-02 20:42 | 作者:宋穎 | 來源: 設計·藝術(shù)


任何理解當代生活真諦的人,都被Martin Margiela所影響。————Marc Jacobs

1998年,法國攝影師Jean Marie Perrier在法國版《ELLE》50周年之際為這52位時裝界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頂級時裝設計師拍下了這張世紀大合影。然而在照片的最左下角,在Sonia Rykiel的左邊有一張空椅,這是為Martin Margiela特地留的座位。



I dont like the idea of being a celebrity.Anonymity is very important to me,and it balances me that I am like everybody else.I always wanted to have my name linked to the product created,not to the face I have.-----Martin Margiela

我不喜歡成為名人。匿名對我來說很重要,它平衡了我與其他人的相似之處。我一直想把我的名字和產(chǎn)品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和我的臉。

他幾乎不在公開場合露面,總是拒絕采訪拍照。在他的秀上你看不到他謝幕的身影,在當今如此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中能找到與他相關(guān)的露臉照片只有寥寥幾張,絕大多數(shù)流傳的照片更像是趁他不注意偷拍下來的。



1957年4月9日,Martin Margiela出生在比利時的一個小鎮(zhèn)上,父親是開理發(fā)店的,祖母是個裁縫,他從小就展現(xiàn)了他對服裝的熱愛,自己給芭比娃娃設計衣服鞋子,會用奶奶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做拼貼畫設計,僅僅七八歲就有了自己的設計靈感本,七歲就立志要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的他于1979年考上了安特衛(wèi)普皇家藝術(shù)學院,成為了后來的安特衛(wèi)普六君子之一。

在畢業(yè)之后他去了巴黎,于1984-1987年在Jean Paul Gaultier身邊做了三年的設計助理,JPG老爺子對Margiela的到來十分的欣喜并對他贊賞有加,他說:“我知道他很棒,但我沒想到他這么好。在他發(fā)現(xiàn)Margiela生性羞澀的性格特質(zhì)時,并沒有要求他跟自己一樣,而是鼓勵他做自己,發(fā)揮自己的特質(zhì)。

25C2D

1988年,Margiela與他的搭檔Jenny Meirens聯(lián)手創(chuàng)辦了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在1988年發(fā)布第一場秀1989SS,這場秀在巴黎的一個荒廢的操場舉辦,Margiela讓模特穿著鞋腳踩紅泥走過鋪滿白紙的秀場,秀臺上一個個紅色的腳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類似的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伊夫克萊因的行為藝術(shù)表演。)

此后推出的一場又一場秀震撼了大家的想象,margiela充滿實驗性的服裝與當時80年代浮躁夸張精致華麗的主流審美背道而馳,margiela這個詞傳播的越來越廣備受追捧。Tabi shoes,oversize大衣,人臺裝,毛發(fā),塑料手提袋上衣,襪子毛衣,手套衣,對回收衣服進行deconstruction.....以及工作人員的白大褂,全白的實驗室,蒙臉的模特,只縫四個角的數(shù)字白標,成為了大眾眼中的品牌標識 。

與其說margiela是叛逆,先鋒,獨立...這樣去形容難免顯得淺俗,margiela實際上的只不過是叛逆了這個世界包括自己的叛逆,不僅反叛了主流的反叛也反叛了自己的反叛,他一直呆在他純白無暇沒有煙火氣的世界里不斷地探索衣服的無限可能。相比于其他設計師更本質(zhì)的處于對人類與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認識與關(guān)懷以及對于女人的迷戀與鐘愛,margiela似乎更鐘情于服裝本身,以及更純粹的創(chuàng)作。


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似乎誰也逃不過,品牌的時尚表現(xiàn)出色但商業(yè)表現(xiàn)欠缺,1997年面對愛馬仕的邀約,margiela欣然接受地擔任了愛馬仕女裝線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一共擔任了6年,在他任職期間,面對大眾的質(zhì)疑他推出的一系列作品打出了一手好牌,讓人連連叫好。比如98年AW系列中經(jīng)典的“Vareuse大深v直開到腰間,性感但又十分休閑舒適,實穿性極強。柔軟的皮革外套長及腳踝,沒有花紋與配色,只有色調(diào),優(yōu)雅至極,與愛馬仕品牌調(diào)性十分貼合,奠基了奢侈品是何為貴氣,直到今天大家所說的“高級感一詞多多少少有他的功勞。哪怕在十多年之后margiela時期的愛馬仕依舊在二手中古市場備受粉絲喜愛收藏。


由于同時擔任兩個品牌,分身乏術(shù),同時margiela自身的品牌的財政狀況日漸堪憂,于是在2003年退出了愛馬仕。再神仙的品牌也難免少不了資本的參和,Diesel的Renzo Rosso于2002年成為了品牌的老東家,Martin的合作伙伴Jenny在品牌創(chuàng)立十五周年后離開了品牌。然而每當資本成為了一個品牌的主宰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在商業(yè)與設計師品牌相結(jié)合時,碰撞與摩擦在所難免。Margiela的助理Nina Nitsche說公司新團隊為公司引入了品牌管理的概念,市場部需要對產(chǎn)品系列有計劃,這些在商業(yè)世界里看似基礎的事情,在當時的MMM是不存在的。

Martin顯然適應不了這樣商業(yè)化的模式,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每天指揮著別人做事,但他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不斷動手去創(chuàng)作的設計師。在2009年Martin悄聲無息地離開了自己親手創(chuàng)立的品牌,公司的員工直到兩年后才知道他離開了,這主要是老東家不希望外界知道他的離開,這會給品牌商業(yè)價值造成巨大損失。

比起這個表面原因,讓Martin離開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千禧年代之后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品牌每季的新品發(fā)售大大減少了顧客等待時間,沒有等待所帶來的驚喜感。一切事物都仿佛按下了加速鍵,Martin適應不了這樣的新時代下所帶來的沖擊,于是選擇在自己巔峰時期退幕,永遠的離開了時尚界。


9573


當在記錄片的最后導演問Martin是否在時裝界說出想說出的一切時,Martin愣了一會丟下手中的筆后長嘆一口氣說了那句充滿遺憾的“沒有”。

盡管Martiny不在時裝界了,但是在他之后有著無數(shù)受他影響的新星展露頭角,在新時代里用更加多樣化的設計語言與理念延續(xù)著Margiela的精神。

  (編輯: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