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薩皮蒂宮(Palazzo Pitti Firenze)是意大利的最宏偉的藝術(shù)博物館之一,最初由佛羅倫薩的富商兼美第奇家族最有力的競爭者盧卡·皮蒂命人在波波利山上建造,也曾是美第奇家族、洛林家族薩沃伊王族這些名門望族的宮殿,它見證著三個標志意大利歷史的王朝的興衰,目睹了自文藝復興到1946年之間意大利文化發(fā)展和審美情趣的變化。
帕拉蒂娜畫廊收藏著歷任美第奇家族收集來的藝術(shù)珍品,包括拉斐爾、波提切利、提香等藝術(shù)家的作品,放置在十一間沙龍內(nèi),其中有五間沙龍的天花板上還有濕壁畫,內(nèi)容則是為美帝奇家族歌功頌德。拉斐爾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作品《椅子上的圣母》和《帶面紗的女士》都收藏在這里。
皮蒂宮中收藏的擺件藝術(shù)品,絕大部分留存至今,讓我們跟隨西爾維斯特拉·貝托萊蒂的筆觸,一起走進皮蒂宮的藝術(shù)宮殿吧!
布面油畫 ▏《披紗巾的少女》拉斐爾 約1515年
我們能從畫中女子永葆的生機中體會到一種將一對戀人相聯(lián)結(jié)的愛,信任和相依相依偎的情感。從戴著頭紗的美貌女子身上拂面而來,對珍貴衣物的著重描繪是畫面中最費筆墨的部分,其用色幾乎覆蓋了整個前景。
《哀悼耶穌之死》佩魯吉諾 1495年
耶穌躺在作為其裹尸布的白色床單上,其他人物圍繞在遺體四周。
畫中人物盡管姿態(tài)各異,但動作似乎都凝固了。跪著的人物圍坐一圈,站著的人們則與激動而克制的情緒相呼應(yīng)。
在放置著耶穌圣體的石頭上畫加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和陳化日期,證明她對這幅畫的審美和繪畫技法的價值具有充分的自信。
圣母的面容映襯在白色的面紗和頭巾之間,滿刻著痛苦的痕跡,顯示出強忍著的悲慟。

在光線慘淡的天空下,瘦弱的樹伸出稀疏的枝丫。這是佩魯吉諾年輕時就鐘愛的與眾不同的繪畫元素。
擺件藝術(shù)品 ▏《有嬰孩的搖籃》約1695年
《飾有故事畫片的首飾盒》瓦萊里奧·貝里1532年
參觀指南
地址:皮蒂廣場1號,50125,佛羅倫薩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08:15-18:50
(編輯:徐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