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11月10日,第六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長清校區(qū)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包括:回顧展、邀請展、試驗展、學術展、推薦展、主題展和對話展等七大板塊?!对O計·中國》對著名攝影家、本次攝影展活動《1986·影像記憶——國際和平年全國青年攝影大獎賽回顧》研討會主持人劉雷進行了采訪。
劉雷,1954年生于吉林長春,1969年到農村插隊,畢業(yè)于北京醫(yī)學院,曾任《文化交流》雜志社攝影記者,文化部國家公務員。現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長、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攝影》雜志編委。出版?zhèn)€人攝影集《西藏》、《哈蘇與中國女性》、《中國-視覺記憶》、《08影像日記》等。曾榮獲世界專業(yè)攝影 貝爾格萊德自由金像獎,96-97年度柯達杯全國新聞攝影大獎,十八屆全國影展銅牌獎,文化部政府獎群星獎”攝影金獎。曾在國內外舉辦黃土高原人、三峽人文史跡、視覺萬象、流失?歲月、即將消失的原來生活、視覺記憶、走進尼泊爾等個人攝影作品展。

劉雷
設計·中國:對于這次研討會《1986.影像記憶——國際和平年青年攝影大獎賽回顧》,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劉雷:30年前我參與了這個活動,此次我很榮幸的以主持人的身份參與本次的攝影展,最讓我欣慰的是,我又見到了當年的獲獎人、評委以及組織工作者,有機會再次見到這些老朋友讓我感覺十分高興。
設計·中國:您從事攝影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劉雷:中國攝影發(fā)展史上分為很多節(jié)點,而國際和平年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通過這個平臺將更多有著先進思想、敢于探索的年輕人凝聚起來,對當時的解放思想也有著重要作用。并且這些青年是在當年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憑借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掀起了青年攝影的高潮。這些對我來說感觸尤為深刻。
設計·中國:如今從事青年從事攝影的越來越多,您對新的一輩有著那些建議呢?
劉雷:對于如今影視泛濫現象,從事攝影的年輕人要忠于自己的眼睛,要有自己的思想,用瞬間定格所看到的,通過鏡頭后面的大腦記錄的影像來表現人文的關懷和對社會評價的客觀立場。
設計·中國:如果您能穿越回30年前,您最想拍攝的作品是什么?
劉雷:拍攝那些記錄百姓生活的,沒有刻意的創(chuàng)作理念而是最接地氣的記錄生活現狀。但如今很遺憾的是,這些都隨著時光的流去沒有留下。


(編輯:殷玉淼)